-
一战英国1907刺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一战英国1907刺刀
一战英国P1907刺刀,1916年8月生产,经历过惨烈的一战,由Sanderson Bros. & Neubold(桑德森纽博尔德)公司生产。根部印有生产的厂家信息以及生产年份,以及皇冠检验标,配有牛皮制刀鞘,是李·恩菲尔德步枪的配用刺刀,是英军一战、二战的主力型刺刀。
-
二战德军98K刺刀(9189)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98K刺刀
未开刃,1940年生产,生产厂家 Paul Weyersberg u. Co., Solingen,代码crs(厂家代号 S176),出厂编号 9189 d,电木制手柄,刺鞘对号,烤蓝完整。鞘根部和刺脊印有生产年份和厂标,刺身和鞘多处鹰检标。
品相较好。
-
二战德军陆军军官长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陆军军官长剑
未开刃,黄铜手柄。整体长度约90cm,出自德国著名的刀具大厂Carl Eickhorn, Solingen公司的元帅系列长剑产品Nr.1706 Scharnhorst沙恩霍斯特型号。在格挡上面,印有D.R.P.(二战德国专利标识),表面其公司已经申请了专利保护。
手柄呈现的是一只镶嵌红宝石眼的狮子形象,在二战德军的标准中,只有军官可以佩戴狮头的配剑。手柄外围是一圈硕大的护手圈,护手圈上可以德国的标志性元素橡树叶。在刀格上刻有一只德国鹰,在鹰的爪子下方抓着一个德国纳粹标志。
在剑的根部,印有Carl Eickhorn的标志性厂标-松鼠标。剑身表面镀铬设计,光泽亮丽。鞘表面镀有黑漆,在鞘上有两个挂环,可以佩戴在礼服上,主要用于德军军官出席阅兵、集会、授勋以及婚礼等重大场合。
最后几张图片为德军军官佩戴陆军厂家的历史照片。
-
二战德军98K ZF39型6倍狙击瞄准镜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98K ZF39型6倍狙击瞄准镜
二战前期德军训练过狙击战术,但是随着战争前期德军的高歌猛进,狙击战术一度被废弃。直至在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狙击战术的运用让德军损失惨重,德军才重新重视狙击战术,狙击步枪也随之又重新装备部队,其中ZF39是二战德军使用的较为广泛的一种狙击步枪瞄准镜。
此镜于1936年由有大名鼎鼎的蔡司公司生产,在镜脊上,印有公司的厂标“CARL ZEISS JENA”(卡尔蔡司 耶拿工厂)、Zielsechs(德军6倍瞄准镜的专用型号)以及序列号Nr.47191。在瞄准镜中部位置,可以看到两个调节钮,分别用于调节射距和视野焦距,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锁止旋钮,防止误触,三个旋钮均可以正常调节。
在镜筒的侧面,印有“ERNST STEIGLEDER, BERLIN”(恩斯特施泰格勒,柏林)。内部有三条瞄准线,属于T型瞄准分化,最后几张图为设置在900m距离上的瞄准基线(瞄准点不在图像中心是因为当时是一只手拿着镜子,不方便瞄准的调节,实际瞄准点是处于图像中心的)
历经80多年,依然能够正常工作,非常稀有的收藏品。最后一张照片为二战德军狙击手使用此型号的瞄准镜进行狙击作战的场景,非常稀有的历史照片。
-
二战德国伞兵重力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伞兵重力刀
非常稀有的收藏品种,主要配发二战德国的战斗机飞行员以及空降兵使用,二战期间,德国伞兵还有一个非常大名鼎鼎的绰号“绿魔鬼”。
这是一把二战德国二型伞兵重力刀,相比于一型,二型伞兵重力刀可以进行简单的拆卸,以便可以进行前线保养。此把伞兵刀出入鞘有力,探针收纳仍弹性十足,品相极其好。
手柄由两片欧洲胡桃木制成,其木材需要二十年才可成材,成本高昂。在其中一侧上,有隐约两个字母“FR”,为当年使用者的姓名简写。在刀柄的前端为一个扳机锁,用于控制刀片的出入。
在手柄的尾端,有一个折叠的探针。在探针的根部,可以看到二战德国空军独有的空军鹰检标。探针的作用众说纷纭,其实探针最主要的作用是用于解开伞兵空降的绳结(业内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用于探测排除地雷或者格斗,其实都不是十分准确)。
刀片以及外露金属零件都经过氧化处理,防止发生反光暴露伞兵的位置。在刀身的左侧,印有二战德军制造商编号系统 RBNr 0/0561/0020,其初衷本是为了对军工生产商的信息进行保密,但是因为此编号属于德国著名的 Paul Weyersberg u. Co., Solingen工厂,名气较大,其早已被收藏界解密,战前代号S/176,战时代码crs。在手柄尾部,是一个金属挂环,可以通过挂绳固定在伞兵身上。在刀身内部,刀片及刀身零件上均印有厂家的出场编号“538”,表明其全部是原厂的零件。
二战期间的伞兵不容易规避障碍物,伞绳过于细碎密集,容易打结。为了防止受伤,德军空降兵不得不轻装跳伞,随身只携带一支手枪和一把伞兵刀。因此伞兵刀对德国伞兵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要能够单手打开刀身割断伞绳,还要能够解开绳结,而这种伞兵重力刀完美满足了这些需求。
所以二战德国伞兵重力刀一直是全世界二战收藏中炙手可热的顶尖收藏品之一,最后几张德国伞兵的照片。
-
美军Buck188 M9刺刀
二战后至今 阅读更多美军Buck188 M9刺刀
1987年生产,M9刺刀是美军中大名鼎鼎的一款刺刀型号,由著名的菲罗比斯公司设计,巴克公司生产。Buck188则是M9刺刀的商业版本,刀身上带有菲罗比斯海豚标识。刀身左侧刻有“M9 PHROBIS III USA”,右侧刻有“Buck 188 U.S.A >”。
鞘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因为是商业版,鞘身上贴有黄色安全贴纸以及一个附件袋,可以在存放一些战场用品。鞘上有尼龙帆布带以及剪切卡榫,搭配刺刀可以对钢丝进行剪切。帆布带一端连接卡扣,可以固定在携行具上,方便人员的行动。
品相较好,较为稀少
-
美军黑M9 Buck188刺刀
二战后至今 阅读更多美军黑M9 Buck188刺刀
1988年生产,全新M9 Buck188刺刀,带原始包装盒,通体黑色,在鞘的一端有一节失手绳。在刺刀的根部,印有“M9 PhrobisIII U.S.A. PAT.PEND”,在反面,印有“BUCK 188 U.S.A.^”,表明生产年份为1988年。
刀鞘和护手上均有菲罗比斯的“海豚”标志,在包装盒内部有原厂的说明书、安全提示黄纸以及Buck公司总裁的寄语。
Buck188作为M9的商业版本,因为稀有性,收藏性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全新带盒黑色版本,极其难得
-
二战德军98K刺刀(2603)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98K刺刀
未开刃,1940年生产,生产厂家 Paul Weyersberg u. Co., Solingen,代码crs(厂家代号 S176),出厂编号 2603 a,电木手柄,烤蓝非常完整。在刺的根部印有厂家的名称,刺脊印有生产年份40,表明其生产的年份为1940年,手柄尾部和鞘多处德国鹰检标。
鞘表面烤蓝较为完整,表面印有“ASW 43”,表明其由E&F Horster,Solingen公司在1943年生产,生产编号4936 d,鞘尖处印有德国陆军鹰检标。
-
二战德军S24刺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S24刺刀
未开刃,原型为二战捷克的Vz24刺刀,捷克在二战早期被德国占领之后,全国的军事工业被德国进行整合,继续为德国的军工进行服务,所以这把的德国S24刺刀上面可以看到许多捷克军工的影子。
采用反刃设计,这把S24在刺和鞘上均有“dot”厂标,即捷克的布尔诺兵工厂。生产日期为1942年,在鞘和刺脊上印有“42”标识。在鞘的挂耳以及手柄尾部印有德国陆军的鹰检标,鹰标下方有个小“63”标记,表示其经过德国陆军第63军械检验局的检验。另外,dot刺刀仅在1942年至1943年生产,并且生产重量仅有17000多把,数量较98K而言,属于非常少的。
鞘无瘪无坑,烤蓝完整,品相极其完美。
-
二战德军98K刺刀(3751)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98K刺刀
未开刃,1943年生产,生产厂家 WKC, Solingen,代码cvl(厂家代号 S174),出厂编号 1054,欧洲胡桃木手柄,刺鞘对号,烤蓝完整。鞘根部和刺脊印有生产年份43 cvl,刺身和鞘多处鹰检标。
烤蓝完整,鞘无瘪无坑,皮挂为1944年生产,下面为德军RBNr编码,品相较好。
-
一战法国1886林白刺刀
第一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一战法国1886林白刺刀
采用四棱造型,整体长度极其长。在一战时,白刃战时有发生,林白超长的设计是要保证在战壕中能刺穿两名敌军。
手柄采用钢制,下面为护手钩,在护手钩上有生产编号“44000”,同鞘上的号码匹配一致(林白刺刀的号码能一致的较少),整体造型较为优美,被称为“法刺三美之一”。
后续几张图片为法军历史照片以及著名反战电影《西线无战事》中法军使用的林白刺刀。
-
二战德军98K刺刀(1054)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98K刺刀
未开刃,1943年生产,生产厂家 WKC, Solingen,代码cvl(厂家代号 S174),出厂编号 1054,电木手柄,刺鞘对号,烤蓝完整。鞘根部和刺脊印有生产年份43 cvl,刺身和鞘多处鹰检标。
烤蓝完整,鞘无瘪无坑,品相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