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德军党卫军帝国师狗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 ¥2,480 加入购物车二战德军党卫军帝国师狗牌
整体由一块锌板制成,长7.1厘米,宽5.2厘米,两片式结构,中间有一排孔洞。用于在前线军人如有阵亡的情况下,方便将狗牌掰开,由军事统计人员带走其中的一半。
在两个部分上均有一个阿拉伯数字的人员编号“1474”,这个数字与德军配发的军人证上面的号码相匹配。“B”表明其为B血型,方便在人员受伤时进行输血急救。其中“SS”为“SS-Verfügungstruppe-Standarte”(武装党卫军),Pz.为“Panzer”(装甲),GREN.为“Grenadier”(掷弹兵),RGT.为“Regiment”(团级),‘D.F.’为“Der Führer”(元首)。全称为“武装党卫军装甲掷弹兵团元首团”,元首团隶属于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其正式番号为: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第4装甲掷弹兵团。
二战期间德国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是组建最早、装备最精良、作战经历最丰富、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师之一,它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成为师级规模的部队,参加了德军几乎所有的大型军事行动,辗转西线、东线、南线多个战场,战功卓著,是名副其实的王牌师。该师由“德意志”团、“日耳曼”团、“元首”团三个团组成,其下辖的元首团是党卫军中的精锐,满编制为2500人,就是这样一个团级单位,曾以一团之力硬抗苏军一个军,又被称为“帝国之花”。
附图为帝国师的徽标以及元首团最后一任团长 奥托·维丁格(1914-1990)正在给获得勋章的士兵颁发勋章,他脖子里挂着一枚骑士十字勋章,右前胸还有一枚德意志十字勋章,左前胸最上方隐约可见一枚近战突击章。他身后的随从是一名二级突击中队长(对应国防军中尉),左前胸的一级铁十字勋章清晰可见,他手中拿着的应该是二级铁十字勋章,正准备颁发给对面的士兵。
其中一张照片为1945年魏丁格带领元首团战斗群在离开布拉格,前往比尔森途中,请注意车队尾部的识别标志,为党卫军帝国师第4装甲掷弹兵团,即元首团。
极其稀有的顶级收藏品,党卫军物品收藏一直是国际二战收藏中的顶尖领域,不同于普通的二战物品收藏,党卫军物品因为数量稀少以及其蕴含的特殊的意义,其收藏价值一直居高不下,在国际收藏领域中一直备受追捧。
-
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410 加入购物车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5帝国马克,1937年由德国汉堡造币厂生产,含银量90%,重13.88g,直径29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J”代表“Hamburg”(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包浆较为完美
-
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460 加入购物车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5帝国马克,1938年由德国柏林造币厂生产,含银量90%,重13.88g,直径29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A”代表“Berlin”(德国柏林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包浆较为完美
-
二战德国空军M31背包
第二次世界大战 ¥2,760 加入购物车二战德国空军M31背包
采用蓝色帆布制成,由位于德国著名城市汉堡的制造商FRICH SCHULER(弗里奇-舒勒)于1939年制造。背后为Y型背带设计,有两条背带,背带的一端连接上面的D型环,另一端可以固定在腰带上,方便行军。
在背包上面,有一块皮质材料,上面印有生产信息。FRICH SCHULER即弗里奇-舒勒制造商;HAMBURG1为生产地址,即德国汉堡第1区;1939为生产年份,即1939年。金属扣件上均打上“D&G”标志,表明此背包上的金属扣件均为“Dransfeld & Co,Menden”公司生产,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下辖的门登市,迄今为止,金属加工依然是门登市的支柱产业。
外部的每个口袋上均有皮质束带,可以将口袋收紧。背包内部有两层,可以存放一些贴身物品和衣物。无任何破损,品相极好。
最后的几张照片为1943 年在布雷斯劳接受训练的德国空军下士。演习中穿着全套野战装备的一群德国空军下士,可以看到他们背负的M31空军背包,这些人正在布雷斯劳的军校参加步兵战斗训练课程。
-
二战德国莱兹630望远镜
第二次世界大战 ¥2,200 加入购物车二战德国莱兹630望远镜
黄铜制成,表面黑色饰皮,左肩镜肩印有“E.LEITZ WETZLAR KF”,其中 E.LEITZ 即为徕茨(即现在德国著名的徕卡的公司),其中“KF”为1940年至1941年期间内部润滑脂的型号,代表其可以在东线战场上极寒的情况下使用。
右侧镜肩上印有“Dienstglas 6×30 223762 M H/6400”,其中“Dienstglas”代表二战德国军用望远镜,6×30为放大倍率,223762为产品序列号,M为公有单位制,H/6400为内部区划。望远镜目镜上有一个树脂的防雨盖,可以在战场环境下遮蔽灰尘和雨水。左右目镜均可以正常调节
最后几张图片为当年使用者的照片
-
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5帝国马克,1939年由德国慕尼黑造币厂生产,含银量90%,重13.88g,直径29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D”代表“Munich”(德国慕尼黑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包浆较为完美。另1939年二战爆发,德国国内的贵金属被安排优先服务于军事装备。相比之下,货币此类需求会被压缩,所以1939年的帝国马克产量较为稀少。同时1939年极其特殊的二战爆发年份,也导致了1939年的帝国马克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是货币收藏市场的热门
-
二战德国帝国劳动团佩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帝国劳动团佩刀
德国劳动军团,最常用的名字为RAD(Reichs Arbeitsdienst),英语中一般称为German Reich Labor Service,顾名思义,其为德军重要的工程服务组织。二战爆发后,RAD部队加入德国国防军,被编入陆军系统,大量转变为了德国建筑工兵。在战争末期,RAD部队也被大量投入战斗当中。
未开刃,手柄末端做成鹰嘴的设计,手柄由珍贵的鹿角材料制成,成本高昂。在刀面上有生产厂家的厂标, 其中“RADJ”代表德语“Reichs Arbeitsdienst”(帝国劳动军团)。“GES. GESCH. ”(德语:受专利保护),表面其厂家针对此型产品申请了专利。
鞘由金属制成,表面涂有黑漆,末端有纳粹标志。总体品相较好,非常珍贵稀有的藏品。最后几张照片为劳动军团的历史照片以及1939年柏林阅兵RAD部队领导人和希特勒的照片。
-
二战希特勒青年团套藏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希特勒青年团套藏
整体由相框保存,外相框边角有点损坏。本套装里共包含7件物品,第一排分别为本人照片,青年团证件和青年团袖套。
1、本人的照片
2、青年团证有掉页,但是没缺漏。记载了原主人的详细信息,后面为其在青年团里的注册登记信息,从1937年5月到1940年7月。
3、袖套里面还保留有原始的标签,上面写有出厂编号。第二排为希特勒青年团腰带扣、青年团徽章、三级射击奖章、熟练徽章以及一把希特勒青年团小刀。
1、青年团腰带扣正面是青年团鹰徽,正面印有“Blut und Ehre”(鲜血与荣誉),背部印有RZM M4/24,由Friedrich Linden,Lüdenscheid生产。
2、青年团徽章 背部印有RZM 1/6,前面的数字1在二战德国物资管理局列表中代表勋章奖章类,后面数字代表按地区排序的生产厂家。
3、希特勒青年团三级射击奖章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青少年射击奖章。带有圆形 RZM 标志和制造商代码“M1/14”,表明由位于安斯巴赫的 Matthias Oescbsler & Sohn 公司制造。正面带有希特勒青年团菱形组织徽章,叠加在交叉的步枪和带有目标线的黑色圆形图案上。表面上的黑、白、半透明红珐琅精美完美,没有任何碎裂和裂纹,原始镀银保存完好。
4、希特勒青年团熟练徽章 正面为“Für Leistunger in der HJ”(在青年团中的杰出者),背面是圆形RZM标记、M1/63以及编号184207,由著名的Steinhauer & Luck, Ludenscheid厂生产,即经常被大家津津乐道的SL厂。
5、希特勒青年团小刀是1938年以前生产的早期型号,根部印有M7/36,表明其是当时比较著名的德国军刀大厂E. & F. Hörster, Solingen所生产,刀片上有少量划痕,品相较好(青年团里大多是儿童及青少年,大多有顽皮天性,所以青年团小刀的保存极为不易)。
整套收藏品,极其难得,在整个二战德国收藏品中也是比较难得。最后几张照片为希特勒青年团的历史照片以及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中的希特勒青年团成员剧照
-
二战德军空军飞行员狗牌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空军飞行员狗牌
整体由锌制成,两片式结构,用于在前线军人如有阵亡的情况下,将狗牌掰开,由统计人员带走其中的一半。
在两个部分均有一个阿拉伯数字的编号“23482”,这个数字同时与德军配发的军人证上面的号码相匹配。其中Rek.Kp新组建的部队,Flg(飞行员).Ers(补充).Batl(战斗营).XII(罗马数字12),其全称为“第12飞行补充战斗营飞行员”。
和狗牌一起的为一个皮质的皮套,这也是飞行员的专属,以防止在高空低温的环境飞行时,冰冷的金属狗牌对飞行员造成影响,所以此皮套比狗牌本身还要珍贵。
-
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5帝国马克,1937年由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币厂生产,含银量90%,重13.88g,直径29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G”代表“Karlsruhe”(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
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5帝国马克
5帝国马克,1936年由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币厂生产,含银量90%,重13.88g,直径29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G”代表“Karlsruhe”(德国卡尔斯鲁厄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
二战德国2帝国马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国2帝国马克
2帝国马克,1939年由德国慕尼黑造币厂生产,含银量62.5%,重8g,直径25mm。
正面展示的为一个德国雄鹰,下方的爪子下方抓住一只纳粹徽记,老鹰的爪子旁边写有一行小字“Reichs Mark”(即为帝国马克),在底部边缘写有“Deutsches Reich”(德意志第三帝国)
背面为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的头像及其在世时间1847-1934,下方为兴登堡的名字“Paul von Hindenburg”。在左侧有个小“D”代表“Munich”(德国慕尼黑造币厂)。
在侧面写有一圈小字“Gemeinnutz vor Eigennutz”译为“公共利益先于个人利益”,出自德国思想家Rudolf Jung(荣格)。
由于1939年已经临近战争,银等贵重金属被大量用作战争,导致1939年银币的发行量骤减,直至完全停止发行帝国马克银币(1939年是最后一年发行帝国马克银币),所以越临近战争发型的帝国马克,其收藏价值越高
-
二战德军M38防毒面具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更多二战德军M38防毒面具
M38防毒面具,主要装备给一线人员,表面已漆涂蓝色防磁涂料,以消除对精密装备的影响。
内部附有皮肤清洗药剂以及装备清洗药剂,以及一张防毒斗篷,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于芥子气等针对皮肤性毒气。面具桶内有一个金属环,可以将面具固定在面具桶内,防止在行军时,面具在桶内发生移位。
品相非常好